公司動態
棗樹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已有三千年的歷史,屬于我國的特產果樹。果實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除富含糖外,每百克棗肉含1.2g蛋白質、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4g等,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常作滋補食品。此外,棗果還含有極豐富的維生素P(即盧丁)和維生素C,醫療藥用價值較高。棗果除生食外,可制成多種加工品,進行長期貯運。棗及其加工品是我國傳統出口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享有一定的聲譽。
棗樹具有用工少、結果早、收益快、和經濟壽命長等特點。且可與棉、糧間作,充分利用土地。棗樹花期長,花量多,含蜜多,是一種優良的蜜源植物。而且棗樹對土壤適應性強,耐澇、耐旱、耐瘠,耐鹽堿和酸性土,因此南北均可栽培。
一、棗樹栽培之選擇良種
棗為鼠李科棗屬植物,品種很多,我國約有12種。栽培上僅1種,即普通棗。因各地自然條件的不同,全國棗品種可概分為南棗和北棗兩大生態型品種群。南棗耐潮濕氣候、高溫、和酸性土壤,多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省份。一般果大糖低,肉質疏松,適于鮮食和加工蜜棗。如安徽宣城的圓棗、尖棗,浙江義烏、蘭溪的大棗,江蘇泗洪立棗(霸王棗),湖南淑浦的雞蛋棗,吳縣白蒲棗,湖北隨縣的秤砣棗等。北棗耐干旱、低溫、和鹽堿土壤,多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是我國棗的主產區。果實一般肉質、致密、含糖量高,適于加工黑棗、紅棗。如靈寶的圓棗,山東、河北的圓鈴棗,遼寧朝陽的大平頂棗,河南新鄭的灰棗等。
二、棗樹栽培之合理密植
棗樹的栽培密度分早期豐產式和林糧間作式兩種。計劃林糧間作的可考慮按株行距2×5m栽植,畝栽67株,寬行窄株有利于套種農作物。早期豐產式主要目的是抓早期產量,盡早獲益。栽培密度可按株行距1.5~2.0×3~4m,畝栽83~146株,而從實際效果看,株行距2×4m,畝栽83株居多。棗樹密植必須選擇優質壯苗,最好南北行向栽植。
三、棗樹管理之整形修剪
棗樹樹冠擴展速度較慢,幼樹修剪可增加枝量,加快樹冠形成,形成豐產骨架。結果期樹修剪目的在于調節營養分配關系,實現豐產、穩產。
1.幼樹的整形修剪
主要分定干、骨干枝的培養和結果枝的培養三個過程。定干:主要可用清干方法。即從右數下部向上逐年清楚樹干上的二次枝和過低的不能作主枝培養的發育枝,直到清出所需的樹干的高度。骨干枝和結果枝的培養:中心干上錯落著生5~7個主枝,主枝不分層,每隔20~40cm留一個,呈螺旋狀上升排列,主枝上直接養結果枝組。修剪幼樹時注意修剪量要小,除太陽旺枝條和交叉重疊需去除之外,其余枝條應盡量保苗,主枝角度不太高的,可通過撐、拉、墜等措施,開張角度,并在修剪中采用刻芽、重截發育枝、夏季摘心扭梢等手段增加枝葉量。
2.結果大樹的修剪
主要任務是保持光照通透的樹形,有計劃地進行結果枝組的更新復壯,保持穩定而較高的產量,延長盛果期的年限。(1)進行骨干枝的調整:進入盛果期后,主側枝前段容易下垂,長枝變弱,可用其拱背處抽生的健壯發育枝提高枝頭角度,代替原來的枝梢,下垂的至少可改造為結果枝組。(2)更新結果部位:棗股結果能力最強時期為壯齡階段,此后衰弱,死亡。要高產穩產,必須進行合理的更新修剪,去老養新保持良好的結果能力。重點是做好枝組的更新,有計劃地分批逐年改造,每年更新占總量的1/4~1/3。用3~4年將全樹更新一遍,手法采用中、小型枝組一次更新,即從基部剪除,刺激隱芽萌發新棗頭培養新枝組。大型枝組分2~3次更新。(3)清除徒長枝、過密枝、細弱枝:短截老弱基枝、無用徒長枝,清除間疏過密枝、細弱枝,節約養分,改善光照,增強棗股生長勢,以利豐產。
四、棗樹栽培的土肥水管理
棗樹雖然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但要實現早期豐產優質,仍需有良好的肥水條件?!叭摹北〉赜绕湟皶r中耕除草和松土保墑,并增施肥水,應以施好施足基肥為基礎?;适┤霑r間最好在秋季果實采收(晚熟品種采收前)后進行,每畝施肥量不少于5000kg?;实姆N類以有機肥料為主,摻入適量氮、磷肥,秸桿漚制的肥料效果也很好。在施好基肥的前提下,進行追肥。前期追肥在萌芽前使用,滿足枝葉生長和花芽分化的需要,以氮肥為主;后期追肥在幼果期使用,滿足果實發育和根系生長的需要,以磷、鉀肥為主,配合氮肥,有利于增進果實品質。此外,在花前、花期和幼果期還可進行葉面追肥,對提高著果率和提高棗果質量效果都很明顯。幼果期噴布葉面肥,可用0.3%~0.5%的尿素,1.5%~3.0%過磷酸鈣和草木灰的浸出液。在落葉前噴施尿素,可推遲落葉,提高樹體的營養積累。同時應注意水分管理。棗樹1年中可進行3次澆水。在發芽前澆催芽水;花期澆助花水,可采用初花期土壤澆水和盛花期樹冠噴水相結合的方法;7月上旬幼果迅速生長期澆助果水。
- 上一個:棗樹接穗如何采集和貯藏